
有关重阳节的作文九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重阳节的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的作文 篇1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预祝天下的老人健康幸福快乐,长命百岁!都说家有一老赛过一宝,现在才明白其中道理,家里的老人让你想想就感觉温馨也生出对家的无限依恋,每当夜幕降临,畅游车河时,万家灯火中总有一盏灯是属于你为你而留,心中顿有暖流缓缓淌过。
这个重阳节快到了,想起我的奶奶和姨婆还有爷爷,希望他们在天堂里快乐安康!经常会想起他们,很少会梦到他们,相信他们在那里一定是快乐安好的在我还是个毛毛头时,奶奶把我接回来,和姨婆一起把我带大,我的童年无忧无虑,她们对我宠爱有加,特别是姨婆对我偏心偏得来是地球人都知道最遗憾的是她们一天我的福也没享到,在我还没开始工作赚钱她们就都走了,虽然这些年我总是尽我所能为她们做佛事,总弥补不了心中的缺憾。
到现在还记得姨婆看到我就说阿囡啊,放学后每天偷偷给我买奶油小方,还叮嘱不能告诉表妹。过年奶奶为了劝说我去表姐家作客,需要先答应我的条件———买连环画外带拷扁橄榄,我才同意去的。奶奶做的五彩圆子,青团,松糕,在我的记忆中那是空前绝后的美味随她一起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抓紧时间,多陪陪家中的老人,陪他们多聊聊,哪怕多一个电话,以后都会少一个遗憾。
重阳节的作文 篇2
又是一个重阳节,又是一个合家团聚,尊老爱老的节日!我不由得想起了亲爱的姥姥,可惜姥姥在遥远的北方齐齐哈尔,我只好借着网络,来了一次亲情对话。
重阳节这天,家家团聚。明亮的月亮似乎也懂得人间的亲情,把自己的光芒照得更亮,天上的星星比以往还多,好像就是月亮的家人,他们可能也被人间这种亲情所深深陶醉……
到了八点,爸爸将电脑调好,我和齐齐哈尔的亲人终于在网上见面了,我心里激动万分!当看到年近70的姥姥,满脸沧桑的皱纹,我的鼻子不禁酸了。姥姥看见我非常难受的样子,赶紧安慰我:“我身体很好,别难过,什么时候回东北?……”透过荧屏,我仿佛看到姥姥的内心是那么痛苦、那么无助,可能还带有隐瞒的意思。听了姥姥的一番话语,我内心有如刀绞,我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思念,大哭起来。姥姥看见我哭了,顿时老泪纵横……过了一会,姥姥又唠叨了和以往一样的话:要照顾好自己、饭要多吃、一个人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等等,我这次听得比以往每次都认真,都仔细,似乎这不是唠叨,反而变成了爱的基因,真是温暖、贴心。
这次对话让我感受到了亲人无限的爱,姥姥您一定多多保重,春节回去看您!
重阳节的作文 篇3
偶尔的一次旅行,独自一人登上了一座不知名的山峰,远眺家的方向,脑海中闪现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年仅十七岁的王维竟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千古名篇。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的得名是因为古人认为一、三、五、七、九为天数,即阳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即阴数。其中“九”又称作“老阳”。夏历九月九日的月份,日期数均为九,所以这一天被叫做“重阳”,又称“重九”。
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它的起源当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连号称中国的“百科全书”的《渊鉴类函》也不得不说重阳节的来源“自古莫知其由”,大致来说关于重阳起源有三种观点,即避祸说、祈寿说、祭祀仪式说。
顾名思义,避祸说当然是指躲避灾祸了,而这时人们就会想起一种叫茱萸的植物。茱萸有药用价值,另外茱萸结果时节正当重阳,又有消毒,驱虫的奇特功效,所以插茱萸就成了一种习俗,之后又有了茱萸酒之说。谈起菊花,当然就想起了“菊花献寿”,九月重阳,正是菊花怒放,千朵争艳的时节,之所以和长寿联系是因为菊花有延年益寿,强身键体的功效。
重阳登高是最不可少的活动,它的原始意义在于逃避灾难,或许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有了另一层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含义,那就是登高怀远,九月九日,漂泊在他乡的孤单人,手捧一杯美酒,在插茱萸,登上高山,远眺家的方向,为亲人祈福,看着漫山的菊花,吟着那千古绝唱,谁能真正领会内心的感触,这时真有了种“便插茱萸少一人”的感觉。
重阳节登高这种娱乐活动是极其大众化的,它没有特殊的要求。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致和身体的状况或登上巍峨的高山,或登上庄严的古塔,或爬上山丘土包。仰天俯地,览壮丽河山,发思古幽情,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而对于帝王皇室,世家贵勋而言,还有很多的奢华的活动,主要是射箭,围猎和射柳,每每重阳节时,历代帝王便召集群臣,举行射箭活动,以示庆祝,同时也是一种消遣。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空气清新,登高临远,在插茱萸,簪菊花,饮菊花酒之余,吟诗作赋,畅怀心志,也是一项情趣盎然的娱乐活动。重阳赏菊赋诗,早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大规模的重阳诗词则起源于唐都长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盛唐田园诗人孟浩然的名篇,一个普通的农庄,一次普通的款待,表现得如此富有诗情画意,恬静的农村风光,纯朴的农家生活,让诗人平静而喜悦的心情以及朋友见真诚的情谊融为一体,平淡中发现真趣是人生极高的境界。
放风筝也是重阳节的重要娱乐活动,重阳节秋高气爽,天高风大,比起清明节更适合放风筝。风筝,中国北方称“纸鸢”,南方称“鹞子”,当风筝放入高空后,剪断牵线,让风筝随风飘走,象征着把不吉利,灾祸与疾病送走,当然它也承载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像风筝一样高飞天空。
有缘与《节日》这套书结为好友,当翻完时,才发现原来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是如此高深奥妙,小小的重阳节不仅有怀远之感,与清明节相比更添了喜悦与思念。
忙忙碌碌在喧闹的城市里,重阳之时,为了寻得一丝安宁,邀上几位知心的好友,登上那巍峨的高山,品上一杯茱萸酒,仰天俯地,赏漫山的菊花,吟千古留下的绝唱,抒发心中无限的思念,真的很向往。
秋高气爽,登上高山,这时不再有任何困扰,一切都随放飞的纸鸢远飞他处,此时就静静的享受,享受这无限的乐趣……
重阳节的作文 篇4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每年的重阳节妈妈都要带我去爬南山。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流传了很多年。重阳节的传统风俗有五种,一是登高,那正是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也是爬山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登高的人要佩戴茱萸,茱萸是一种带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可以驱赶蚊虫,茱萸还可以制作药酒,养身祛病。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观赏千姿百态的秋菊,喝几杯菊花酒,也是重阳节快乐事。四是吃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做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所以吃了重阳糕就可以步步升高。五是开展尊敬老人的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为什么重阳节有这么多风俗习惯呢?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河南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折磨。有一个青年叫恒景,他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不畏艰险找到了法力无边的仙长,经过勤学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对恒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且教他避邪的用法,让恒景赶快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杯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不敢往前,脸色大变,这时恒景挥着降妖宝剑追下山来,一下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插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就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了。
现在的重阳节也是“老人节”,这一天我在家还给外公外婆盛饭、讲笑话、弹琴给他们听,做了很多敬老爱老的事情,大人们都很开心。重阳节不仅让我们登高望远,身心愉快,还让我们懂得了要关心老人,真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重阳节的作文 篇5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平时老人们为我做了这么多事情,明天我怎么表达心意呢?”我的心里盘算着,“游乐场?不行。老人可不是小朋友。去他们家庆祝?那也不行。因为太普通了吧!吃早饭?对,有意义,老人又喜欢!就这么办!”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一起前往四海楼吃早饭。
到了早餐店,我赶紧找了位置,让大家坐下,然后跑去点餐。只见菜单上的菜五花八门,有大肉包、小笼包、拉面、鲜肉小馄饨…。
我想起外公喜欢吃味浓、肉多的东西,便给他点了一个大蟹黄包。又想起奶奶牙齿不是太好,便给她点了一碗豆腐脑。外婆喜欢喝粥,特别是杂粮粥,便给外婆点了一碗红豆粥。爸爸对小龙、生煎包情有独钟,便给爸爸点了一盘生煎。给妈妈点了一笼蟹黄小笼包。当然,我也给自己点了一碗桂花酒酿圆子。
一段时间过后,菜都上齐了。我先端着两份大大的蟹黄包给了爷爷和外公,再将一份热气腾腾的豆腐脑端给了奶奶,最后给了外婆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和一碗热乎乎的粥。
你看,大家吃得多开心啊。外公狼吞虎咽,两三口就把一个包子吞了下去;外婆不紧不慢地细嚼慢咽,眯着眼睛,细细地品味;奶奶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兴致勃勃地一边吃,一边和爷爷谈话;爷爷仪态端庄,静静地在那边品味着那天宴似的佳肴。看到一家人这样和睦,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比吃了蜜还甜,高兴地说:“要是大家觉得好,那下次咱们还来!”
饭虽吃完了,但一家人那和睦的爱确难以忘却。爱不仅在重阳,爱,更在每一天!
重阳节的作文 篇6
秋高气爽,又是一年秋来到。九九重阳节也随着秋天的脚步,悄悄来到我们的身边。
今年的重阳节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的'原因,不能带我回公公婆婆家过节,我只能借助电话表达我节日的问候!于是我跟妈妈拿来手机,熟练地按下公公的手机号码,还没有等电话那头有声音,我就迫不及待地喊了起来:“公公,婆婆,节日快乐!”公公接了电话,笑得乐呵呵的。我跟公公解释了一下过节没能回去的原因,嘱咐公公秋天到了,天气早晚凉,要多穿一些衣服,并询问了婆婆的身体情况,让婆婆别那么操劳,退休了应该在家休息休息,享享清福!虽然我没能回去陪他们过节,但是电话里面的句句问候,还是让公公婆婆心里暖暖的。
祝福我的公公婆婆,愿他们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重阳节的作文 篇7
今天是重阳节,刚好是假期,我来到外公家看望外公。
外公为我烧了一桌可口的饭菜,还教我下象棋,我让外公坐在沙发上,我站在他的背后,用两只小手轻轻地在外公后背上敲了起来,外公说:“真舒服,我家小奕懂事了!”
外公常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每当听到这句话,我就很难过,看到外公为我那么辛苦,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个孝顺的好孩子!
重阳节的作文 篇8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他让我快乐也让我悲哀。为什么?因为我有个表哥,名重阳,他为人宽厚大量,特别是对待我们这群表兄弟。我更是爱他,虽然他比我大好几岁,但我对他就好像对同龄的好朋友。但很不幸,几年前,他惨
遭毒杀,从此人间蒸发了~~
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众人皆知的传统节日。
家乡的重阳节,大多风俗和其它地方一样。只要是祭拜祖先,吃寿桃,爬山,放风筝。
临到重阳节前,各村各户就开始匆匆忙忙地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有鸡肉、丸子、油菜(其它青菜也有,不过我很喜欢吃油菜)、寿桃。
到了重阳节那天,人们就会在特定的时间,成群结队地拿着各自准备好的食物到祠堂祭拜他们的祖先。祭拜主要是上香、说语、烧元宝、放鞭炮。轰轰烈烈地鞭炮声,激起人们的怀念之心……
祭拜完祖先后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吃寿桃。千万别误会,那不是桃子,而是刚刚祭拜时说的寿桃,那是一种用糯米粉、糖、食用粉红色素等材料所制成的,表面很光滑,像果冻一样,还刻有桃子、寿字。形状有的像桃子,有的是个圆形。记得每次我都会吃上一大半,好饱呀!
接着是爬山活动了。每个家庭都会组织一些人去爬山,还可以在山中野炊呢!(要注意防火哦!)在山路上,你可以说笑、唱歌、谈心……而我则会坐在一棵老树下,干什么呢?怀念我那永别人间的表哥:表哥,你在那还好吗?过很快乐吗?犯罪人已被逮捕了,你好好安息吧!
最后是放风筝。大家会在山顶上做一个大风筝,然后在上面写上各自的思念或愿望,只要是好的。接着将风筝放上那蔚蓝的天空,送信人——风,就会将你的思念寄托给你所想的人,将你的愿望寄给“梦想成真”者……
重阳、重阳,何为重阳?就是重返阳间,将虚有化为现实,将难过变为快乐!
啊!思念你,我喜爱的表哥!
重阳节的作文 篇9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有一天,他忽炙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瞇瞇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